學會專欄

陳憲宗  理事 / 教授

陳憲宗博士畢業於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,學術專長包含降雨逕流分析、氣候變遷、洪水預報等,曾任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副技術師、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助理教授、副教授、教授,亦為國家考試合格之水利工程技師,目前任教於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。
現任台灣建築醫學學會第一屆、第二屆 理事

喘口氣、喝口水-建築基地的透水與保水

土木建築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及文明進步具有重大貢獻,然而建築基地常為不透水設計,隨著建物面積的擴增,造成環境中愈來愈多土地喪失透氣、吸水、保水的功能,引發一些負面影響;諸如:(1)改變原有環境生態,影響所及恐造成原有動植物無法生存;(2)大地無法發揮調節氣候功能,造成都會區悶熱增溫的熱島效應;(3)降雨無法滲入土地,造成排水系統極大負擔,容易發生建物地面的積水,甚至導致都市淹水。

近來,建築基地的透水與保水設計已陸續納入各項建築開發規範,例如:《水利法》新增「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」一章,並於《建築物設置透水保水或滯洪設施適用範圍及容量標準》規定「都市計畫地區建築物新建、改建基地面積超過三百平方公尺,應設置透水、保水或滯洪設施」,臺北市及新北市政府也分別於《臺北市基地開發排入雨水下水道逕流量標準》及《新北市透水保水技術規則》將建築基地的透水保水量納入地方自治法規;上述法規規範之保水量若換算為降雨深度來表示,建築基地之每單位面積貯水能力至少應為4580毫米的水量。基地透水保水設計與「低衝擊開發」的理念一致,常用方法包含:綠地、雨水花園、草溝、透水鋪面、貯集滲透設施、雨水貯留等。透過上述法規的規範,可讓建築基地保有原先環境的透水保水功能,使建築開發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。

在現今土地高度開發的時代,經過環境變遷衝擊後的反思,政府與民間已攜手合作,從各層面來提升建築基地的透水與保水能力,讓大地能喘口氣、喝口水,逐漸回復水循環與微氣候的天然狀況,創造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居住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