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會專欄

彭徐鈞  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 副教授/中華民國民生電子學會 理事長

【學歷】
國立中央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博士

【經歷】
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顧問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研究顧問
臺灣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學會理事
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專業諮詢委員

智慧醫療

    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醫療保健中,且扮演重要角色,主要用於診斷和預防治療與其兩者間重要的聯繫。AI結合了多種技術,包括:自然語言處理、物理機器人系統、機器學習、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…等。足以推動收集數據、處理數據,並藉由反覆測試進行準確預測,以縮短誤差的幅度。AI演算法應用於不同的領域,例如:目標識別和影像可解釋性演算法用於醫學影像或生理訊號分析;大規模、高維度的數據處理用於建立人腦中隱藏關係邏輯的分層模型,未來規劃於區塊信息以檢測城市中的罪犯,以利跟蹤移動目標。AI也在機器人手術、心臟病學、癌症治療、神經學…等智慧健康服務領域方面發揮作用。有利於藥物研發、患者監測、個人化藥物精準治療,並協助臨床醫生做出準確的決策。總而言之,AI在醫療保健行業中潛藏巨大潛能,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、治療的效果,以及患者護理水平。它的能力包括處理龐大數據、提取有意義的資訊、促進醫療實踐,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
        AI輔助系統從患者入院開始,便啟動緊急醫療服務,開始支持患者,處理患者的大量數據與檢測疾病嚴重度,並在臨床設置中分析完整的人體臨床數據和患者基因組。透過生成AI輸出放射科醫生報告、臨床實驗室報告,提供許多決策支持工具,減少潛在性人為誤判,簡化早期發現和疾病診斷的決策過程。AI所涵蓋的醫療器械與藥品監控管理、數位化醫院與遠端醫療照護,實際案例有:照護機器人、智慧健康管理、老人與嬰兒照護、疾病預防、病患監控與照護、復健輔助器材…等。智慧醫療將影響慢性病管理、自我健康管理與疾病預防,在疾病診斷、診斷分流、臨床決策支援與照護服務上,使醫療品質與成效大幅提升,進而增加醫護體系的效能,照護更多的患者,使醫護人員免於過勞。基於人工智能的醫療保健,為醫療系統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持環境。